News Center
校园动态
首页 | 校园动态|硅湖新闻
结对共建 志诚帮扶 │ 中国矿业大学边和平教授在我校开展思政课教学专题报告讲座

       为进一步推动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走深走实,提升课程思政水平,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12月5日,我校有幸地邀请到了首届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师年度影响人物,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学能手,江苏省高校思政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矿业大学边和平教授,为师生们带来了一场主题为《从意义到意思 从意思到意义——高校思政课教学的精彩呈现》的专题报告讲座。此次活动由我校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发展中心以及学生工作处联合举办,旨在进一步提升我校思政课程的教学水平,并加深师生对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认识与理解。

        参加本次讲座的领导有:党委副书记兼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徐宏俊、副校长祁丛林、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钟小石和天翔技工学校校长王锋。此外,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思政教师,以及来自全校各部门的教职工和学生,共计80余人,大家齐聚一堂,共同参与这一学术盛会,探讨如何通过讲故事的方式讲好思政课,提高课程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此次研讨会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钟小石主持。

       本次讲座分为四个环节。首先进行的是学生展示环节,题目为《我愿以身许国》。在这一环节中,化怡鸣、黄信超和吕若佳三位同学通过演讲和话剧的形式,深情讲述和演绎了自己外公从军的故事。他们巧妙地将一个小人物的命运置于大时代背景下,通过生动讲述小人物的起伏经历,成功引发了听众的情感共鸣。边和平教授对三位同学的展示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选择自己外公的故事作为切入点非常恰当且富有感染力。同时,他在点评中也提出了一些建议,指出在讲故事时可以适当放慢节奏,使内容更为丰富,并在结尾部分进一步升华主题,以便更好地传递思政教育的深刻内涵。

       接下来是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的教学环节展示。刘雪迎老师给大家带来了题为《核潜艇之父——黄旭华》的演讲,她情绪饱满,用故事导入,启发学生通过听黄旭华的故事,思考个人选择和国家前途的关系。

       随后,孔金宸老师则以《江阴保卫战》为题,绘声绘色地讲述了这段历史,生动形象地展现了深刻的主题。边教授在点评中强调,深刻的道题要通过故事来说服人、打动人,从故事里挖掘思政教育意义,实现理论的升华,体会故事中所蕴含的道理。

       在点评完学生展示和教师教学环节后,边和平教授进行了本次讲座的核心内容 《从意义到意思  从意思到意义——高校思政课教学的精彩呈现》的主题讲座。边教授强调,思政课程应紧密结合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寻找让学生喜闻乐见、乐于接受的方式和内容,充分挖掘故事中的教育意义,以增强思政课的针对性和时效性。每个学校的思政课堂都应该有适合自己学校的方式,有自己的特色内容。思政课本质是讲道理,教师要通过精心的教学设计,在课堂讲学中精彩呈现思政内容,将党和国家对学生的期许转化为学生个人成长的动力。边教授认为,要使思政课从有“意思”到有“意义”,对学生的成长有启发、有触动、有影响,必须做到理念有“魂”、内容有“料”、目标有“法”、意见有“疑”、兴味有“趣”、表现有“力”。最后,他指出思政课教学,只要精心就会精细,只要精细就会精致,只要精致一定精彩。

        此次讲座不仅为我校师生提供了深入学习和讨论的机会,也为思政课教师提供了宝贵的教学参考。边教授的报告引发了在场师生的热烈响应,大家纷纷表示受益匪浅,对自己的学习和教学工作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方向。通过此类讲座,我校期望继续推动思政课的改革与发展,培养出更多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的优秀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