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Center
校园动态
首页 | 校园动态|硅湖新闻
专利赋能创新 我校在行动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下,专利已成为保护创新成果、推动科技进步的关键力量。为提升我校师生的专利申请能力与获批成功率,科研处联合教发中心、学发中心共同组织了一场 “专利申请与获批技巧” 讲座,为校园创新注入新活力。

 

 

       本次讲座由校长助理、科研处处长姚月霞主持。培训伊始,姚校就举办此次培训的缘由进行了具体阐释。在我校培养双创人才的目标指导下,各位生涯导师需要针对性地指导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思维能力的训练,对于学生创意想法,要考虑如何支持原创并将其转化为产品,这便涉及到知识产权。因此专利申报和相关知识产权保护知识的学习尤为必要。

 

 

      讲座核心环节,昆山中际国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盛建德总经理团队带来专业培训。盛总从专利基础知识入手,深入浅出地剖析专利的定义、类型、特点及申请条件,让在场师生对专利有了全面且清晰的认知。他指出,专利是国家知识产权局依法授予专利申请人或者其权利继受人在一定期限内对其发明创造享有的专有权,具有独占性、地域性、时间性三大特点,而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是授予专利权的重要指标,其中“创造性”更是在申报专利过程中需要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并且通过组合对比,让大家有了更为清晰的理解。

 

 

       在专利挖掘环节,盛建德总经理打破 “专利技术含量必须高”“一个产品只能申请一个专利” 等常见误区,结合实际案例讲解如何在研发全程精准挖掘专利点。他强调,只要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有区别且能实现良好效果,无论是产品结构、工艺流程的改进,还是功能创新,都具备申请潜力。同时,他分享了实用的技术交底书撰写技巧,从发明名称拟定、背景技术梳理,到发明内容详述、附图规范提供,全方位保障申请材料质量。

       机电工程学院陈冬冬老师作为专利获批优秀代表,分享了个人宝贵经验。他以生动案例阐述如何选择贴合技术领域的专利名称,如 “产品结构 + 材料”“产品结构 + 工艺流程”“产品结构 + 功能” 等组合方式,使名称既精准又简洁。在专利申报书撰写上,陈老师建议申请前充分调研现有专利,找准现有方案弊端,在技术背景部分清晰说明解决思路;撰写中确保摘要与权利要求书名称一致,独立权利要求聚焦问题解决核心方案,从属权利要求细化特征;若遇驳回,积极修改异议部分,与专利事务所沟通,优化权利要求。

 

 

       陈老师还分享了专利成果转化心得,学校搭建的产学研合作平台助力专利与企业需求对接,通过转让专利所有权或技术入股实现价值变现。谈及引领学生创新,他鼓励利用生涯导师平台、社会实践、校企合作项目及学校创新活动,激发学生创意,将想法落地为实。

       最后,姚校对讲座进行总结,高度肯定专利工作对学校发展的战略意义,感谢专利公司专业指导与优秀代表的经验分享,勉励师生将所学应用于实践,积极申请专利,姚校强调,专利工作对学校学科建设、产学研合作意义重大,鼓励大家积极投身其中,为学校智慧康养和人工智能等特色学科建设添砖加瓦,在创新浪潮中勇立潮头,共创学校科研辉煌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