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全球校园人工智能算法精英大赛是一场旨在激发学生创新思维、促进人工智能技术与多学科融合的国际性赛事。本次大赛设置了多个赛道,每个赛道都聚焦于不同的主题领域,涵盖了从基础理论研究到实际应用探索的广泛范围。这些赛道不仅包括了传统的机器学习与深度学习挑战,还扩展到了更加前沿的技术方向,如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机器人技术等,以满足不同背景参赛者的需求,并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各个领域的深入发展。
第六届全球校园人工智能算法精英大赛共设有5个赛道,分别是:算法挑战赛、算法精英赛、算法创新赛、算法应用赛、算法专项赛,我们所参与的是“人工智能+新工科”这一特色赛道,它属于算法创新赛。算法创新赛是围绕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人才需求而设置的,旨在加快“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等新学科建设,并推动高校和企业通过校企合作培养人才。本赛道强调将人工智能技术与新兴工程技术相结合,探索两者交叉融合所带来的无限可能。参赛队伍被鼓励围绕智能制造、智能交通、智慧医疗等领域提出创新解决方案,通过算法设计解决实际问题,为社会进步贡献智慧力量。
在江苏省赛区,“人工智能+新工科”赛道吸引了来自全省各大高校共计86支队伍的热情参与。根据学校的层次,我们可以将参赛学校分为以下几类,并给出各层次学校派出队伍的比例:
顶尖高校 |
东南大学(3队)、南京理工大学(1队)等,共4队,占比约为4.65%。 |
重点高校 |
南京工业大学(8队)、江南大学(2队)、扬州大学(10队)等,总计约20队,占比约为23.26%。 |
普通本科高校 |
江苏大学(14队)、常州工学院(6队)、苏州城市学院(3队)等,总计约37队,占比约为43.02%。 |
职业院校 |
硅湖职业技术学院(1队),以及其他类似性质的院校,总计约1队,占比约为1.16%。 |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由刘玉杰、王煜涵、尤守领组成的代表队——“硅芯‘慧眼’”,在孙丽丽老师和董春龙老师的悉心指导下,于本次比赛中脱颖而出,荣获“人工智能+新工科”赛道的三等奖。这一成绩不仅是对团队成员辛勤付出的认可,也彰显了硅湖职业技术学院在培养具备创新能力人才方面的卓越努力。